![]() 【直報網北京5月25日訊】(創業最前線)以預見的是,隨著全球疫情的緩解,年輕一代的健康意識會進一步提升,保健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。 獵云網注:實際上,在保健品營銷渠道中,直銷渠道已經趨于飽和,而電商正迎來快速增長期。據業內人士透露,2018年,我國保健食品銷售渠道結構直銷占47%、線上占31.9%、藥店占8.3%、商超占2.5%。 曾經,“在保溫杯里泡枸杞”的段子風靡一時;現如今,大把吃保健品才是年輕人“正經”養生生活的標配。 隨著國民健康意識增強,保健品行業也開始崛起。尤其在疫情爆發后,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出現井噴,中國保健品行業或將迎來“黃金年代”。 1、保健品“再抬頭” 又是加班晚歸的一天,雖然已經是晚上11點,95后女生張小雅(化名)剛回到家還未洗漱,就立刻進入淘寶直播間,花3885元搶購了某品牌的“AG抗糖飲三盒+白肌飲1盒”套裝,比平時便宜了465元。 張小雅向「創業最前線」表示:“我從兩年前開始吃保健品,主要都是一些女性專用的復合維生素、抗糖丸、抗初老等產品,一年在這方面的花銷達到1萬元以上。因為疫情,我還花了1000元給全家買了維生素類保健品,來增強免疫力。” 受疫情催化,保健品品牌重點發力線上,紛紛開發新產品以刺激銷售。 在京東上,今年第一季度營養保健品類銷量增速顯著。1-3月,國內自營的益生菌品類成交額增長超過200%,進口自營抗氧化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近200倍。 此外,京東上眾多國內外保健品大牌成交額高速增長,如FANCL HealthScience 同比增長25倍、Swisse同比增長13倍、萃益維(CENOVIS)同比增長10倍。據公開數據,一季度有累計150多個營養保健品類商家入駐京東。 今年春節期間,蘇寧易購的保健品銷量同比增長128%,而且購買者以30-34年齡段的“家庭主心骨”為主。 實際上,在保健品營銷渠道中,直銷渠道已經趨于飽和,而電商正迎來快速增長期。據業內人士透露,2018年,我國保健食品銷售渠道結構直銷占47%、線上占31.9%、藥店占8.3%、商超占2.5%。 「創業最前線」在淘寶和京東網頁端搜索“保健品”,分別均彈出100頁產品。按照銷量從高到低排序,前者排在第一位的是一款減脂膠囊,顯示有10萬+人收貨。后者是湯臣倍健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鈣片。 ![]() 來源:官網截圖 (圖/淘寶截圖) 傳統線下渠道也享受到了當前的市場紅利。「創業最前線」走訪了立湯路附近的一家百康藥房,發現店里有湯臣倍健、紐斯葆、果維康、K-MAX(康麥斯)、高遠牌等保健品,其中湯臣倍健的品類最多。店內工作人員表示,疫情發生后保健品的銷量和咨詢人數確實比以前要高。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「創業最前線」表示,中國的保健品行業在后疫情時期會走向規范化、品牌化和規模化,頭部企業得到的紅利會越來越大,新進的品牌也會享受到這個紅利。 此外,消費者對于保健品認知的專業度也越來越高。以前的消費者只有健康意識,卻缺乏專業健康知識。通過這次疫情的科普,中國消費者對于保健品將有一個全新認識,這也會對行業迭代起到促進作用。 “疫情對于保健品行業的影響肯定是利好的,因為大家對于自己健康的關注度變得很高。這個行業的景氣程度和朝陽程度很高,不過現階段國內保健品市場還屬于比較混亂的階段,以后行業發展空間相當大。”天風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劉暢向「創業最前線」表示。 |